九游会 j9.games:去了一趟英国我重新认识了“内卷” 问道全球

来源:九游会 j9.games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1 02:24:21
九游会j9登录官网:

  航班即将起飞。但我的心情,却和以往很不相同。过往每次问道之行,心情总是兴奋的。因为看到了很多变化。更多的是机会。但这次来了趟英国,

  因为,我不光看到了英国的“慢”,想到了我们的“卷”。更是模糊感受到了,亘在两者间的“墙”。

  如果你来到英国,也选择乘坐大巴,那么你可能会遇见这种情况。明明离目的地只有10公里,导航显示最多20分钟车程, 但司机却会选择稳稳地把车停在服务区,熄火、拔钥匙,摸着自己的胡子,微笑告诉你 :哦,朋友们,我的上班时间到了,需要休息。

  我们习以为常的“加个班、冲一下”,在这里不被接受。不论你再怎么沟通。但你从一开始的惊讶,到无奈,最后只能看着日落接受,竟慢慢感受到了一丝丝,久违的放松。

  这不是特例。一旦下午五六点、店铺拉下卷帘门,哪怕你举着钞票想冲进店门,他也会摆摆手,留下一个背影。疫情后,很多英国公司,实行“4+1”、“3+2”,每周去办公室3、4天。

  赚钱很重要,但生活,更重要。这种对“生活”的重视,不止体现在他们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上,也体现在他们,对待“美好”的态度上。

  在伦敦的科文特花园(Covent Garden),广场上水泄不通。越过人群,你可能会看到一个衬衫西装裤的杂耍艺人。几个简单的小球,在他手里翻出了花,目不暇接。一个转身,逗得旁边的小女孩笑得前仰后合。然后,就是一枚枚硬币、一张张纸币,被放进地上的礼帽里。

  不同于印象中遭人冷眼的“吆喝卖艺”,在这里,街头艺人,是一份受人喜爱的正式职业。

  想获得这份工作,你不光要通过筛选,还得提供演出视频,等待审查。批准之后,才能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表演。这背后,是一套成熟的商业管理体系。这里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,早就突破了1000亿英镑。

  或许,富裕不只体现在人均GDP,更体现在有多少人,愿意为一场大笑、一段旋律、一个无用的美好瞬间,付多少钱。

  你可能知道BBC,英国广播公司。当你打开BBC的频道,你却特别难看到商业广告。无论是制作精良的纪录片,还是惊心动魄的新闻调查,你都不会被广告打断。

  BBC的收入超过一半,来自:电视授权费(TV Licence Fee)。截至2025年,家庭电视授权费是大约每年170英镑。只要你在英国,收看电视直播或使用BBC iPlayer,就必须交这笔钱。

  本质上,这就是一种强制性的“电视税”。公共和商业,泾渭分明。特别有边界感。

  习惯了高效沟通的我们,可能会一步到位。“你好,两位,要个靠窗的位置,谢谢”。这在我们看来是礼貌,是尊重。但是,在当地人眼中,这却是一种信息量过载的,“推”的行为,很不礼貌。甚至有攻击性。

  他们习惯的,是“拉”。是我问,你答。比如,去餐厅吃饭。你可以先说:“你好”(Hello) ,然后停下来。等对方回应你,“你好,我能为您做些什么”(Good morning, what can I do for you?),再表达需求:“我要一个两人位,谢谢”(A table for two, please)。

  这就是,网球式对话。你来我往,一球一拍。每一次讲话,都是在确认边界,确认对方,准备好了接收你的下一个信息。

  好了。目前为止,我们正真看到的,都是“文明”光彩照人的一面。从容、体面,也有边界感。你可能还会有点向往,觉得这才是生活的理想形态。

  很多人觉得,你看。欧洲生活舒适,是因为遵守法律,素质也高。再看看国内。咱们难,是因为素质不行。

  假如一个英国人,一小时能赚50英镑,能买到10个中国制造的杯子。他会觉得生活成本很低,很舒服,当然不用加班。

  假如,造杯子的工人的“单价”上升。那么,一个杯子,可能就不卖5英镑,而是50英镑了。这位英国人可能会猛地发现,辛苦工作一小时,只够买1个杯子了。瞬间,生活上的压力巨大。

  因为地球上,有单位时间劳动价值的不等,发达国家,才得以用自己的“1小时”,去交换发展中国家的“10小时”,维持生活品质。

  这种鲜明的对比,背后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循环。要理解这个循环,就必须提到一个著名的理论:踢掉梯子。

  他说,你看。今天这些发达国家,总是在说,自由贸易,知识产权保护。但他们,都曾经是不折不扣的“山寨大王”,靠“模仿”这种“爬梯子”的方法,追赶领先国家。

  18世纪末,一个叫塞缪尔·斯莱特的英国人,把当时英国纺纱机的设计图,记下,背到了美国。他被英国人唾骂“叛徒”,但却被美国人尊为“美国工业革命之父”。19世纪,德国也曾经是“英国山寨货”的代名词。英国一度出台法案,强制德国产品必须标注“Made in Germany”,这在当时,是一种侮辱性标记。

  后来,美国、德国爬上来之后,第一件事,就是转身,一脚把梯子踢飞。然后,换上西装、整理好领带,对下边满身泥泞正在往上爬的人说:

  一方面,知识产权保护,确实让创新者敢于创新、愿意创新,这很重要。但另一方面,在客观上,它也确实让后发国家的发展,付出了更多成本。

  这次,在某英国高校参访的时候,一位朋友,就忍不住抱怨。很多同事,只是因华人身份,就被列为潜在调查对象,被发邮件,详细说明自己和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、朝鲜等国家的合作情况。但是,很多白人同事,就没有收到这样的邮件。不公平。

  人才自由流动,是全球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石。但是,一些发达国家,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名,收紧对特定国家科研人员的签证,审查甚至终止高校间的合作项目,这也是,踢掉梯子。

  只不过,当年的梯子,是看得见的纺织机图纸。今天的梯子,是看不见的思想交流。

  这么做,背后当然有“班里第一不想被超越”的心理。但除此之外,还有个更深的,结构性原因。

  一个国家内部,贫富差距大了,政府就会站出来,通过税收等方式,从富人手里拿一部分钱,补贴穷人。就像一个家庭里,富裕的哥哥可以帮衬困难的弟弟,让家庭不至于撕裂。这就是:二次分配。但国与国之间,却没有一个世界政府,向英国、美国收“富国税”,然后补贴给越南、柬埔寨。

  假设有这么两个人。一个是软件工程师,工资10000,一个是保安,工资5000。他们不仅是收入上有差距,工作的“复利效应”也完全不同。工程师每解决一个技术难题,每参加一个项目,都能让他越来越值钱。而保安今天忙碌站岗1小时、明天忙碌1小时,价值基本上没有区别。

  国与国之间,也是这样。发达国家,就是那个“软件工程师”,它掌握着科技、金融和知识产权,设计芯片、制定标准。每个动作,都在提升它在全球价值链里的地位。而很多发展中国家,就是那个“保安”,依靠廉价劳动力,从事组装制造。

  一个国家,如果被锁在没有复利效应的产业上,就永远没办法摆脱“越努力越穷”的困境。

  所以,当发展中国家说,“我不想做保安了,我想学学写软件”的时候,发达国家会怎么想?

  你打电话给前台。这时候,对方可能彬彬有礼:“对不起先生,根据环保政策,我们不提供一次性拖鞋。”这话有问题吗?没有。他站在道德高地上。你哑口无言,甚至还会有一丝羞愧。但如果,一个英国人提出类似要求,他得到的,就可能是肯定回答:我给您送去。不过下次,请注意环保哦。

  这就是:微歧视。当他觉得某些群体可能不守规则时,他就会用最礼貌的语言,执行最严苛的标准。

  但是,他又并不觉得自身在“歧视”,他会认为,自己是在“帮助”你这个后来者,学会此地的规矩。尽管事实的确可能是:当面对英国人,他会认为对方真的没有带拖鞋;但当面对一个中国人,他会揣测“对方可能又想多拿一套拖鞋”。

  微软工作十几年,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对“山寨”和“盗版”,非常失望。甚至痛心疾首。甚至觉得,我们因此错过了一个时代。

  如果10个人,只有2个馒头。如果还排队谦让,那就真饿死了。历史告诉我们,制定规则的国家,恰恰当年最不守规则。他们的规则,可能保护了安全、创新。可一旦遵从,又会极大地增加追赶成本,甚至被锁定在价值洼地,为他们的“慢生活”支付代价。

  很多策略,你无法赞美,但那或许是当时唯一的选择。想做工程师的工人,选择翻墙去偷听课程,你也很难指责他罪大恶极。

  而“文明”一旦启动,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,就会急剧下降。某些发达国家,地铁可能没检票口。因为他们默认所有人会主动买票。而当你可以信任交易对手时,也不用费劲做背景调查、担保协议。这反过来,又会促进财富的创造。

  我们总觉得,努力,是为了变得更“文明”。但富裕,可能才是文明的起点。而文明,可能也不是一扇门,它更像一堵玻璃墙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“世界第一高桥”无绳蹦极亮相 !下方有安全网接住,跳1次价格1600多元,工作人员:开放前会进行真人测试

  离婚3年杨颖再次官宣喜讯,黄晓明成了笑话,陈伟霆才是赢家

  酷冷至尊推出Hyper 212 3DHP/V4 Alpha 3DHP风冷散热器

  iQOO 15发布:第五代骁龙8至尊+2K三星珠峰屏,售价4199元起